• 首页
  •   >   链接栏目
  •   >   国土空间规划
  •   >   正文
  • 链接栏目

    土地利用规划学复习资料

    发布日期:2017-10-22    浏览次数:

    第一篇 土地利用规划总论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土地?土地具有哪些特性和功能?

    土地是地球表层的特定地域,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地质、动物、人类劳动结果所组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其水平范围,包括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其竖直范围是由大气层、地表层和地下层所组成。

    土地功能:土地是一种特殊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基础性资源,这是源于土地所具有的养育功能、承载功能、提供生产资料功能、景观功能、土地的资产功能等基本功能所决定的。

    土地的特性:土地是自然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利用永续性、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属性的两重性、土地的生态学特点。

    2、土地利用及其过程: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动,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一般把土地利用分为两种形式,生产性利用和非生产利用。生产性利用,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主要用来生产生物产品和矿物产品,如农作物与工矿企业生产;非生产性利用,主要利用土地承载功能,进行非生产性活动,如盖住宅、旅游、观赏等。

    土地利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土地利用必须根据土地的特性来决定其功能,同时还必须有资金和人的劳动的投入,才能实现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四个环节:土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将自然状态的土地资源投入使用过程或提高土地利用率,称为土地开发;开发中可能要对土地进行改良,如排水、清除植被(石块等等)称为土地治理;为了土地的永续利用,必须对土地数量和质量加以保护,称为土地保护。

    3、试述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的发展进行超前性的调配和安排。规划应理解为给出行动的过程,向人们指出为实现未来的目标所要采取的行动过程与途径。规划不是时点行为,而是时期过程。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的规划区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需要,确定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总体战略部署。

    土地利用规划最终是通过土地配置来实现的,而时间、空间、用途和数量是构成土地资源配置的四项要素,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必须研究这四项要素之间的关系,合理组织搭配才能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域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土地适宜性和生产力,实行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调整与分配,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所进行的长期的、战略性的总体布置和统筹安排。它具有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权威性、动态性等性质。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一般指在总体规划控制下,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内部规划是微观土地规划,在单位内部的土地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的规划,或在土地划拨、调整或重划若干个土地使用之间的土地权属定界,或为某一个项目做出规划设计。

    4、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及研究对象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是: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对象: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矛盾是土地利用需求与能供给之间的矛盾,即协调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利用组织的要求与限制土地利用组织的经济因素之间的矛盾。因而现阶段研究对象是充分、科学、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分配土地利用的规律。

    5、土地利用规划类型:

    (1)根据范围和任务不同,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内部规划。

    (2)根据范围与规模的大小,分微观规划和宏观规划

    (3)根据规划时间、期限划分为长期规划(10年或以上);中期规划;短期规划。

    (4)根据空间范围划分为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国务院负责编制;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编制;地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区、流域区、地貌类型区、黄土高原区、行政区):由地区级人民政府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乡镇级人民政府编制。

    第二章 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

    1、人地协调理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使人地关系趋于协调,纵观人类开发利用土地的全过程,凡是取得成功者无一不是人类与土地之间采取了多宜中择其优和在平衡条件下互养。凡失败者又无一不是人类随意开发土地和掠夺土地的结果,无数的事实雄辩的证明了人类与土地之间的本质关系是生态关系,从生存角度而言是互养只生关系。土地一经开发,人类与土地就相依为命了,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建立了在平衡条件下的“地养人--人养地”的基础上的互养,才能实现人类与土地的共存共荣,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同发展共繁荣,循环不已。为此必须克服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随意性和掠夺性,改变人类与土地之间的单方面或不平衡的被供养与供养关系。人类要生存,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是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基本思想,而土地的持续利用又是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对土地利用要进行持续利用,在规划中始终要坚持这个原则。

    2、地租和地价理论:为了获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必须应用经济杠杆对其加以调节和控制。地租和地价理论对于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合理地组织土地利用,不断地提高土地肥力和改善土地质量状况,修筑交通运输网络,改变土地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追加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实行土地集约化经营,必将导致土地级差地租形成条件的变化。这就是常说的“规划即地价”,规划是影响地价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合理规划(配置)各业用地。在地租和地价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土地用途与地租之间关系,应把位于和接近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规划用作高价用地如商业用地、居住用地等,把其他类型用地如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规划于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段上。对于农用地而言,应把集约经营用地如果品、蔬菜等产品生产用地规划在城市近郊区,而将粗放经营用地如大田作物生产用地等规划在远离城市的地段上。

    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报酬递减规律是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因素(资源)的量与所生产的产品量之间的关系受自然限制的一条定律,它适用于一切生产活动。该规律被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扩大到自然限制人类一切活动的定律,认为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报酬递减规律的含义是: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因素(资源)配合生产某种产品时,若其中某些生产因素的数量固定不变(如土地面积一定),而其他因素不断增加单位投入,起初每增加一单位变动因素,所增加的报酬(即边际报酬)是大于它前一单位所增得的报酬的;及至某一点后,再增加单位因素投入所增得的报酬,总是小于它前一单位因素所得的报酬。值得注意的是,报酬递减规律所指的报酬递减是指边际报酬(而不是总报酬、平均报酬)递减,这种“递减”发生的时间是当变动因素的投入量达到某一数量以后出现的“递减”,在此数量(点)之前,是“递增”的。

    变动因素的报酬可分为总报酬、平均报酬和边际报酬三种,如将三种报酬作综合分析,即可依其变化的情况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而报酬的三阶段分析,是研究报酬递减规律的重要部分,也是应用报酬递减规律解决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源最佳配合问题的主要分析手段之一。

    (1)总报酬与边际报酬之间的关系 边际报酬是指每新增加一单位生产因素的投入后,所增加的产品量。所以,总报酬增减与否取决边际报酬是正值还是负值:当边际报酬为正时,表示新增加一单位变动因素,可以增加产品量,总报酬必然在增加(总报酬曲线上升);当边际报酬为零时,表示新增加一单位变动因素,获得的产品量为零,此时产总报酬保持不变(相当于浪费于一单位变动因素);当边际报酬为负时,表示新增加一单位变动因素,不但不能增加产品量,而且由于总投入的生产因素过多,使生产受阻,总报酬反而减少(总报酬曲线处于下降状态)。

    (2)平均报酬与边际报酬之间的关系 平均报酬等于变动因素的投入量除相应总报酬。如果新增加一个单位因素的新增加的产品量(边际报酬)大于原平均报酬,则新计算的平均报酬必然大于原平均报酬;反之,边际报酬若小于平均报酬,则新计算的平均报酬必然小于原平均报酬;若边际报酬等于平均报酬,则平均报酬不变。当边际报酬>平均报酬时,平均报酬曲线上升,表示平均报酬增加;当边际报酬<平均报酬时,平均报酬曲线下降,表示平均报酬逐渐减少;当边际报酬=平均报酬时,平均报酬达最大。

    三种报酬之中边际报酬是最主要的,是原动力,其它两种报酬都随它变化而变化,即总报酬和平均报酬的递增或递减都取决于边际报酬的变化。

    近代经济学者着重依据三种报酬之间的关系和实际应用上的意义将报酬变化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原点至平均报酬最大的变动因素投入Q点,可以表述为平均报酬递增阶段。在这一阶段内,边际报酬最初处于递增状态,在M点达最大,与之对应的总报酬曲线上的I点称之为转向点(数学上称拐点),在I点之前总报酬曲线为凹形(边际报酬递增阶段),在I点之后总报酬线呈凸形(报酬递减阶段)。边际报酬过M点后一直处于递减状态,当边际报酬下降至与平均报酬相等时,即为第一阶段的终点(也是第二阶段的始点)。

    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大于平均报酬,因此,平均报酬一直处于递增状态,也就是说在这一阶段内,随着变动因素的增加,其平均报酬不断在增大。显然,在第一阶段内不能终止生产因素的投入,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应停留在此阶段,否则,就是不合理或不科学的生产因素利用。

    第二阶段,从边际报酬与平均报酬相交的D点,变动资源投入量Q点至边际报酬等于零的K点。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与平均报酬都处于递减状态,边际报酬小于平均报酬,其终点是边际报酬等于零,在终点上总报酬为最大值。

    第三阶段,从边际报酬过零点以后即为报酬变化的第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边际报酬为负值,即增加变动因素的投入,反而使总报酬减少。显然,变动因素的投入不能推进到第三阶段。

    变动因素的投入既不能停留在第一阶段,又不能推进至第三阶段,则一定在第二阶段存在最佳投入量。

    3、规模经济,是指土地使用者和生产经营者按照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可能获得的经济利益。规模经济反映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一般地说,扩大生产规模会引起经济效益的增加,这表明大规模生产通常具有优越性。但并非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效益不再提高甚至会下降,这取决于规模报酬(或规模收益)的大小。规模报酬是指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同时按相同比例增加时产量发生变动的情况,因此,规模经济追求的是具有最低平均成本的经营规模。

    内在经济是指,一个生产经营单位在扩大规模时,从自身内部所引起的经济收益的增加。

    外在经济是指整个经济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企业增加了收益。

    4、土地区位:所谓区位,就是从空间的观点确定地理现象位置、距离、规模、结构的合理性。区位研究的目的是寻求地理事物存在的地域内在规律。区位是空间区域的综合体,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

    自然地理区位包含地球上某一位置与其周围陆地、山川、河湖、海洋等自然环境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该位置上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组合特征。

    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地球上某一位置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创造的人地关系。就城市而言,是指一个城市在特定的经济区内所处的具体位置及其与其它城市、城镇或农村居民点之间经济上的相互关系。

    交通地理区位主要是指区域内某一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关系。通达性好的区位,其土地使用必多竞争。亦趋向集约化、高密度地利用土地,则导致高的集聚效益和高额租金。

    5、土地利用规划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第二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与土地利用相关概念

    (1)土地利用类型:是按用途、经营特点、自然与社会的功能和覆盖特征等综合划分的土地利用种类。如按土地利用现状的土地分类可分八个一级类和四十六个二级类,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2)土地利用方式: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按产品的市场方向,投入水平、采用的技术和劳力、地权关系的不同所划分的各种不同的土地利用形式。土地利用方式是比土地利用大类描述或规定更为详细的土地利用种类。

    (3)土地类型: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级别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4)土地分级:是指在综合分析土地组成要素的基础上,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划分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方面有差异的土地单位,它们构成一个土地分级系统。如我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的类型分级是在大气候水热类型基础上进行的,共分两级,第一级类型是以引起土地类型分异的大地貌类型及其相应的土壤、植被类型而划分;第二级是依据引起次一级土地类型分异的中地貌、植被亚型或群系组、土壤亚类划分的。

    (5)土地分类:在同一级土地中划分出不同的土地单位就称为土地分类。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而土地分类是对土地的横向(同一级别内)的类群归并。

    (6)土地利用结构: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方式在一定区域内的组成比例,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各类用地面积比例和空间布局结构。一般指现状土地利用方式用地比例。

    (7)土地利用布局:指与土地利用结构相联系的各类用地的空间分布。

    (8)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集约度):单位土地面积上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量。

    (9)土地利用率:广义指农、林、牧、工、商等土地开发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狭义指农用土地占该区土地面积的比例(也称为垦殖系数)。

    (10)土地使用:指具有某法权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土地利用过程。土地利用与土地使用含义基本相同,不过前者着重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后者从法权的角度来说的。

    (11)土地利用决策:在土地利用系统中,在某些相互排斥的因素或目标,对土地利用方案的确定。

    (12)土地利用区划:是在充分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演变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土地的地域差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土地利用方向、结构及布局进行分区。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相关规划关系

    (1)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的关系

    土地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为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提供土地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方针、用地指标和用地分区,原则上应适应和服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

    (2)与国土规划的关系

    国土规划的对象是国土资源,其任务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是国土规划中土地资源利用的进一步具体化。

    因此,国土规划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国土规划中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研究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明了利用方向,各种生产力的布局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确定和重新分配各部门、各行业用地提供了基础依据,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相协调。

    国土规划对规划区范围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具有约束力,对行业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起着指导作用。

    (2)与城市(镇)规划的关系

    城市(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关系是中心与整体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上应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在城市发展用地的规模、方向和范围上进行协调,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区的界线。

    (4)与农业区划的关系农业区划所提供的资料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分土地利用分区,协调各行业、各部门土地利用空间矛盾的科学依据,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趋于科学、合理,便于全面实施。

    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性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土地自身的适宜性和生产力,实行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调整与分配,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在时间上和地域上所进行的长期的、战略性的总体布局和统筹安排。它具有以下性质: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权威性、市场经济特性、持续性、战略性。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目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是依据当地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资源的供给状况、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和土地利用战略的研究成果,提出区域规划年所应实现的土地利用目标。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为: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协调各部门间及农业各业间的土地利用;对全局的土地利用进行宏观组织;对土地利用监督服务。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在一个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区域内各种土地的利用类型、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质量、结构与布局、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所作的分析。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意义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具有以下意义:是土地生产潜力分析的前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和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依据。

    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要求

    为了搞好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必须认真作好以下几点:一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必须配合外业考察工作,对当地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较为细致系统的考察,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分析,以作为分析土地利用效果的依据;二是要掌握详实、全面、准确的基础资料;三是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利用的有关数据要进行核实;四是注意与有关专题研究的内容协调、相衔接。

    4、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本方法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方法,通常主要采用动态变化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法、图上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加以应用。

    5、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与指标

    (1)土地资源数量、结构与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和人类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应主要从利用类型和利用方式上分析结构与布局的情况,从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城镇用地、村庄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土地这三大类土地利用类型在区域总土地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及其分布情况,论述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特点、分布规律,可用比较法与上级行政单位或相同自然条件的地域单位进行比较,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对照本区域的自然条件,分析土地利用布局的合理性。从而总结各类用地的经验与教训,找出各类土地利用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

    (2)土地利用率分析

    土地利用率是指土地开发利用的程度。它反映土地利用是否充分、科学、合理,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净面积与毛面积之比、复种指数、森林覆盖率、农林牧用地比、人均占有土地、人均占有农林牧用地数量、生产与生活用地比等。

    土地生产率分析

    (3)土地生产率是指现状土地利用水平下土地的生产能力,反映土地利用现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现状土地生产率分析,若与其他相同条件区域的生产率比较,可用以评价本区域生产率的高低;与生产潜力比较,可得出生产潜力的大小,为发展生产提供依据。现状土地生产率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单位土地面积的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及总收入。

    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

    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或产值:用以综合反映耕地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利用水平。

    单位农业用地总产值:用以反映农业技术措施效果和土地利用情况。

    单位土地面积净产值:用以表明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创造的价值水平。

    单位土地面积纯收入(土地盈利率):用以表明单位面积土地的收入水平和对社会的贡献。

    单位面积草地畜产品产量:用以表明单位面积草地的生产能力。

    单位水面水产品产量或产值:用以表明单位水面的生产能力或生产水平。

    人均占有各类农产品产量:包括粮、棉、油、瓜菜、肉、蛋、奶、鱼、果品(干鲜果)等,用以反映本区域人民对各类农产品的占有水平和消费水平。

    农村人均纯收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效果的综合指标,它是按农村总人口平均的农村经济纯收入。

    (4)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土地利用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方面的效益要分别看又要综合分析。

    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指单位土地收益多少或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收益。指标有土地生产率、公顷产量、公顷产值、公顷净产值、公顷纯收益、产投比等。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其指标有人均商品量、商品率(为社会提供物质需求的需要)、人均税金等。人均资源量、人均耕地、人均林地、人均绿地等,都可以说明为社会提供满足需求的各种资源量越多,土地开发利用越好。

    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指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造成某种影响的效应。可对比同一自然环境下,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的大小,说明自然条件是否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可以对比在一定地域内,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说明是否有利用改善了环境条件。生态效益衡量指标有:绿色植物覆盖率、土地退化面积比例、此外,水土流失面积、土地沼泽化面积、土地沙化面积、土地潜育化面积、土地盐碱化面积、土地受灾面积(旱、涝、风、雹等)等的面积比例,也是常用的表征土地退化程度的指标。

    第五章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1、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保护、整治的合理性谋划,它也是对土地利用规律的研究探讨。

    2、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内容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的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及用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方针、原则、重点的确定;土地利用战略措施的制定。

    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中,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其核心内容。

    3、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依据

    上级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或上级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本区域土地利用的要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资源供需分析;是对规划期内土地利用问题所能解决程度的估计;是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所能取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估计。

    4、确定土地利用战略目标步的步骤是:明确规划所要解决的土地利用问题;分析土地供需基本情况;拟定土地利用长远目标;提出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

    第六章 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1、土地评价分类

    土地评价按不同目的,可以分为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

    土地评价按适宜性范围:土地单宜性评价,土地双宜性评价,土地多宜性评价。

    土地评价按时间不同分:土地历史回顾评价,土地现状评价,土地持续性评价。

    2、土地评的原则

    土地评价应该遵循综合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多学科活动协同研究;要针对特定土地利用方式;评价要切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土地利用持续性是评价基础;评价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

    3、土地自然适应性评价

    土地特性或土地质量与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匹配过程,称为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4、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分类系统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于1983年拟定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土地资源分类系统,其分类系统采用“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分类。

    5、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6年推出《土地评价纲要》,其土地自然适宜性分类系统采用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四级分类制。

    6、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步骤和过程(程序)

    (1)初步商讨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针对目前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标,确定是以建议开发还是以调整土地利用为目标。

    (2)土地利用种类及其要求和限制性土地利用种类的确定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在评价之初就确定了土地利用种类;第二,在评价之初对土地利用种类只作大体的描述,根据评价过程中的发现再作修改和调整。

    在描述土地利用种类以后,就要确定其要求。每种土地利用,都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耕作条件及保护需求。在评价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土地利用,选取不同的评价要素。

    (3)土地制图单元和土地质量调查

    这项工作通过自然资源调查来完成。在土地评价中,自然资源调查主要作用就是确定土地制图单元和土地质量。将研究区域划分成若干相对一致性单元,并针对所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对每个一致性单元作适宜性评价所必须的信息。土地制图单元的勾绘通常是根据地形、土壤和植被勾绘的。在具体评价项目中,应根据项目要求而进行资源调查的要素决定土地制图单元。

    (4)土地利用与土地的比较匹配是一种简单的过程,将适宜性等级界限与每一土地制图区域的条件相比较。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自动过程,并为每一土地单元得出对每一利用种类的适宜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对环境影响,或者对环境改变可能发生的后果所进行的考虑,必须贯穿于比配过程中,实际上,也贯穿于整个评价中。为了保护环境,土地适宜性必须在这样的假设上进行评价,即所建议的土地利用种类应是持续利用的,也就是能够无限期继续下去的;社会经济分析 在定量研究中,社会经济分析需选择一定的经济指标作经济分析和计算,以此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依据之一。

    (5)土地适宜性分类投入和效益分析、环境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分析的评价结果和匹配结果相结合可得出一个分类,这个分类表示每个土地制图单元对每个适合的土地利用种类的适宜性。

    (6)提交成果土地评价通常应提出一种以上用途的资料。土地适宜性图,连同包括表格的解释性图例,通常还需要有补充文件,以便阐明所使用的方法,描述土地利用方式,说明其经营管理和改良措施,以及其社会经济的后果,同时也记载评价依据的数据和论据。

    7、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

    (1)以土壤图的图斑为基础:优点主要是能充分反映土壤在土地综合性质中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能充分利用土壤调查中的资料;主要问题是土壤制图单元在地面上无明显标志,所以,土地评价单元在地面上往往缺乏明显限制,而且评价单元和权属单位不一致,很难落实到实际地块。

    (2)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优点是土地评价单元的界限在地面上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完全一致,便于各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基层生产单位应用;主要问题是如果一个土地利用类型可能是由多个土壤类型构成时,土地评价单元的土地性质选取就困难,评价结果就不准确,但一般来说,土地利用现状往往反映到了土壤和地形的差异。

    (3)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以土地类型单元作为土地评价单元,最终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对于某种土地利用目的来说,土地在自然属性方面的适宜性或可用性程度。又由于土地对某种利用目的的适宜性或生产潜力或经济效益并不完全由土地的自然属性所决定,因此,以土地类型单元作为土地评价单元的处理办法不能完全满足土地评价的需要。

    (4)土地多种因素综合叠置后所确定的单元作为土地评价单元:这种方法适宜于计算机化的综合土地评价。这种方法吸取了以上各种方法的优点,使评价结果准确,但是,工作量增大,由于有计算机帮助,所以也较方便。

    8、可持续性土地评价原则

    可持续性土地利用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特定土地利用方式原则;特定区位的原则;多学科活动原则;评价综合性原则;时间性原则;确定目前适宜性原则;科学实验的原则;相互协调性原则

    9、土地潜力是用于一定方式或在使用一定管理实践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

    10、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潜力评价可分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以土地的适应性、限制性、保护、改造的措施来划分土地等级;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

    11、作物的生产潜力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作物本身生理生长特性,一是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前者是与作物的种类、品种有关的,后者可以概括地分为两种:气候和土壤,一般来说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都是综合影响作物的生产潜力的。

    12、所谓光温生产力

    所谓光温生产力指在最优的土壤条件和最佳的管理水平上肥水充分满足作物的需求,仅由当地的光温条件所决定的作物的生产能力,是作物在最佳条件下产量的理论上限。

    13、光温水生产力

    光温水生产力是指在自然降水条件下仅仅由于水分的不足而使作物的光温生产力下降所得到的作物生产力,这一生产力是旱地作物产量的理论上限。

    14、光温土生产力

    所谓光温土生产力是指仅仅由于土壤的不适宜而使光温生产力下降得到的作物生产力,这一生产力是某地水浇地能达到的产量上限。

    15、光温水土生产力

    所谓光温水土生产力是指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由于土壤的不适宜而使光温水生产力下降得到的作物生产力,这一生产力是某地旱地产量上限。

    16、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入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17、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土地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确定投入水平;在土地评价的原则指导下,分析土地生产潜力;对将来一定时期的营养水平及人口发展状况作出预测,进一步分析相应时期土地生产潜力是否能够满足人口所需的消费,最后,依据上面的分析,提出增加土地生产潜力或调控人口的对策。

    第七章 规划基础数据预测

    1、预测的概念

    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已知的情况,弄清事物发展规律或趋势,并据此对将要发生,而目前又不明确的事物或过程作预先的估计和推测。

    预测作为一个系统,包含预测对象、预测者和预测手段三个主要组成元素。

    预测一般分为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和组合预测。

    2、预测的步骤

    (1)明确预测目的,确定预测对象、内容和目标。这一步要求了解目的,预测是中期还是长期,预测的精度等。

    (2)收集和分析预测资料。有计划的收集预测对象的相关资料,包括历史的和现状的文字和图表资料,对资料进行检验、复核、整理和分类。

    (3)选择预测方法。根据预测要求,选择预测方法是定性还是定量预测,或是组合预测。

    (4)开展预测。根据预测要求的内容和项目,按不同的预测方法,利用既有的资料,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平衡与调整。

    (5)评定预测结果。预测资料是否准确,预测目标是否可靠,质量是否可信。一般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如果差异悬殊,分析其原因,确保预测成果的质量。

    3、预测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

    在人口与土地利用中,常见的几种预测模型是自然增长率预测模型;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等维灰数递补动态GM(1, 1)预测模型。

    4、人口规模预测的方法

    人口规模就是指规划区域内人口的总数。

    (1)处延法通常包括自然增长法(综合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

    自然增长法:又称综合分析法,它以现有总人口为基数,通过预测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确定预测期末总人口数。

    回归分析法:近年来很多地区用这种方法推算未来人口规模。这种方法建立的人口预测模型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部门预测法。

    (3)人口统计学法

    5、城镇人口预测的方法:劳动平衡法。

    劳动平衡法是建立在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基础上,以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来预测未来人口的一种方法。基本人口指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劳动力,其数目可根据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加以汇总而得;服务人口指从事行政管理和服务性行业的劳动力数,它与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福利设施的完善程度,企业规模大小等因素有关;被抚养人口是指未成年或没有劳动能力和没有参加生产活动的人员。

    第八章 土地供需预测

    1、影响土地需求量的因素

    (1)以人口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是影响土地需求量的重要因素

    由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及人口分布的不同,决定着社会总消费需求和消费需求结构;而社会总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又决定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又决定土地利用的总规模和土地利用结构。

    (2)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是影响土地需求量的重要因素

    (3)规划地区土地资源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土地条件也是影响土地利用需求量的一个因素

    2、土地需求量预测的步骤

    (1)制定预测工作计划 召开各有关部门和区域内大的土地使用单位代表参加的会议,明确各部门用地预测与用地计划的内容、要求和提交时间。

    (2)各部门分别进行用地预测并编制用地计划 预测与计划的年限应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限相同。各类建设发展用地,应区分占用耕地与占用非耕地的面积。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退耕的,要提出退耕面积。预测和计划不仅要提出发展用地的数量,而且要提供图纸,标明用地位置和范围。

    (3)提交部门用地预测及计划 部门用地预测及计划拟定后,经部门主管领导审核同意,将成果正式报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土地管理部门。预测及计划成果应附预测依据、方法等说明材料。

    (4)对部门提交的用地预测及计划进行补充和调整 对各有关主管部门提交的用地预测和用地计划进行检验,对其中遗漏或不确切之处,应该通过协商予以补充和调整。

    (5)汇总形成综合材料 根据调整和补充的部门用地预测及用地计划,进行汇总,经过综合平衡,形成土地需求量预测的综合材料。

    3、农业生产用地预测的内容与方法

    农业生产用地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耕地预测、园地预测、牧草地预测、林地及水产养殖用地的预测。

    农业生产用地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人口发展规模,消费水平及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量。

    农业用地是土地利用的核心。

    4、耕地需求量预测

    (1)农产品需求量预测。各类农产品的需求量可以通过本地区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或农业发展规划得到。在没有发展规划或规划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下,需要重新预测。具体步骤有以下三个:第一,人均食物消费水平的预测;第二,各类食物商品量预测;第三,农产品需求量预测:

    (2)耕地生产力预测 常用的耕地生产力预测方法如下:第一,因素分析法;第二,自然增长法;第三,回归分析法:

    (3)耕地需求量预测。根据某种作物农畜产品需求量和耕地单产,求和得到预测期末的总耕地面积。

    5、林地需求量预测

    林地需求量预测,主要考虑社会经济和保护生态平衡及人民生活对林业生产的要求。本书所说的林地指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

    6、建设用地预测内容与方法

    建设用地预测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部门预测法;定额指标控制法;回归分析法;自然增长法和经济技术指标法。

    第九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

    1、确定土地利用目标和任务

    根据当前的和未来的土地利用问题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要求,可以确定规划目标和任务,就是在规划期间通过规划的实施所要达到的预期土地利用状况的效果,包括用地数量、规模结构与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几个方面。目标一般是定性的、概略的,它可以是经济方面的,也可以是社会或环境方面的,而任务则是可定量的具体化的目标。

    2、拟定供选方案的指导思想

    应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决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的方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综合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关系,在空间上合理布局用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总体功能或最佳的综合效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高速和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

    3、拟定供选方案的规划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公众参与的原则。

    4、主要依据

    (1)有关政策法律方面的依据

    为了搞好规划方案,必须学习和掌握土地、森林、草原、水、矿产、渔业、环保、城市规划、水土保持、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中有关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都是拟定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

    (2)有关计划规划方面的依据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上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业区划、国土规划,农业区域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壤普查,均为拟定总体规划方案的主要依据。

    (3)有关土地利用需求方面的依据

    5、土地利用结构供选方案选优方法分为常规方法(综合平衡法)和定量方法(数学方法)。

    6、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和任务

    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地尽其利,适地适用,合理利用土地,控制各类用地的布局,协调各部门之间用地矛盾;保护重要的生产用地、特殊用地和自然环境;限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行为;实现土地利用宏观控制的目的;为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利用进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任务是:以土地本身所能提供利用的适宜性质为基础,考虑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划分各种用地区;规定各种用地区的土地基本(主导)用途、土地利用原则,限制条件和管理措施;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土地利用分区的依据

    (1)作为编制规划的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计划、技术资料等(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计划或规划、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及图表等)。

    (2)土地适宜性评价资料,草原、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价资料,或土地利用现状加上部分土地的适宜性评价资料(指现状不合理需作调整的和待开发土地的评价资料)。

    (3)土地需求量预测资料、各产业主管部门的用地计划和初步拟定的土地利用调整指标。

    (4)根据规划区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总结出的土地利用主要问题及土地资源优势而拟定的划分用地区的技术指标。

    (5)城镇规划、村镇规划、各种保护区规划以及其它专项用地规划资料。

    8、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农业用地优先的原则;用地区必须体现土地利用方向、土地基本(主导)用途和土地保护、限制、管理措施的相对一致性;用地区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不需要与某一级行政辖区保持一致;用地分区必须与土地利用调整指标相协调;用地分区要便于对土地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监督管理。

    9、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类型

    根据分区依据、原则、分区的方式和作用不同,土地利用分区在实际中分为土地利用地域和用地区两种不同性质的分区。

    10、按照一级结构形式划分一般有以下类型:

    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业用地区;园地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乡村建设用地区;工业用地区;特定水土保持区;风景区

    11、土地利用分区的程序和方法

    划分用地区一般按下列程序、方法进行:

    (1)准备工作:拟定土地利用分区方案,收集、整理分区所需图件和其他资料。

    主要包括拟定分区方案和收集、整理分区所需的依据资料与图件两方面的准备。

    (2)拟定分区技术指标

    分区技术指标是划分用地区的具体标准,是分区的直接依据。这个技术标准是指各用地区的立地条件,即各个用地区对土地数量、质量和区位的基本要求。

    土地数量要求是指土地面积、集中连片程度的要求。

    土地质量要求是对土地适宜性、限制性的要求。

    土地区位条件要求是对土地与居民点、交通线距离等的要求,不同用地区对土地区位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在拟定分区技术指标时要予以考虑。

    (3)分区划线

    这个步骤是具体划定各用地区的界线,一般采用图纸叠加与分区指标相结合的方法。

    (4)用地区面积的量算

    用地区面积的量算方法,可能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以图幅为控制,以乡(镇)为范围,按用地区进行量算。

    (5)用地分区与拟定用地指标初步结果的对照与修正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如果采用用地分区与土地利用指标相结合的模式,为了防止用地分区与用地指标脱节,在用地区初步划定各用地指标初步拟定后,必须将这两方面的初步结果加以对照检查。

    (6)拟定各用地区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

    在划分用地区的同时,应根据每个用地区的特点,提出合理利用该区土地所必须遵循的土地利用管制规则及限制条件。这些管制规则及限制条件是各级人民政府为贯彻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各区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和调整作出的管理性规定,要求在规划实施中认真执行。

    (7)用地区的核实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区的划分结果,应按乡(镇)核实。核实的过程,要听取基层意见,验证分区是否符合实际的过程。根据核实的结果,对用地分区和用地指标做必要的调整。

    12、土地用途管制概念

    土地用途管制就是国家依据土地利用规划作出对土地使用上的限制和对土地用途转变的许可、限制许可或不许可的规定,并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实施的强制性措施。

    它有三方面的含义: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用途管制的依据和基础;土地用途管制是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重要手段;用途管制所依据的规划内容应是公示的;土地用途管制是强制性措施,包括行政强制和法律强制两种形式。

    13、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内容

    用途管制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用地区管制,包括耕地管制和对农地的用途管制。

    耕地是农用地中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地类,要实行特殊保护,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实现这一目标的耕地保护措施,主要是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实际是在农用地分区基础上编制的耕地保护规划。

    二是对建设用地用途管制,主要指对现有建设用地即存量土地的用途管制。具体有两方面:一是土地使用用途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区中的详细分区和土地利用方向限制,对照城市、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各行业用地规划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用途的准予供地。并可通过用途管制,来保证政府获得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引导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产重组。二是土地使用用途是否为最佳用途,实行管制的另一目的是使土地实现最佳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因此,就要建立一个基准地价--用地效益--土地利用系数的评价体系。依基准地价进行用途分区,配置各产业用地;依用地效益考核具体项目布局;依土地利用系数评估某项目土地有偿使用费用,从而使最优土地获得最佳利用。

    三是未利用地的管制,主要是各类开发利用活动应符合后备土地开发利用规划和计划;实际开发利用方向应与规划目标相符,重点是开发复垦耕地总量任务要完成;各种形式的开发要签订合同或领有《开发利用许可证》,开发建成后的农地应受保护和管制,一般不得再转用为非农地。

    14、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步骤

    第一步,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预测土地需求量和土地供给潜力基础上,确定各类土地利用控制指标,并依指标进行土地利用分区,将土地主要分为农地区、建设用地区和未利用地三大类。这三类可再具体细分二级用地。

    第二步,编制土地利用分区内的土地使用规则,划分功能区。

    第三步,向社会公众告示土地利用分区和分区内土地用途规定。

    第四步,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审核制度,实行土地用途转用许可制。

    第五步,监督、检查、跟踪管理。

    第三篇 土地利用详细规划与专项规划

    第十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1、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概念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解决某个特定的土地利用问题而编制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一般可划分为土地开发、土地保护、土地复垦、土地治理和土地整理等几方面的规划。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既要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和指导,又是总体规划方案在专项土地利用上的深入和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一性,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措施。

    2、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性质:宏观性;微观性。

    3、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特点

    (1)规划内容和目标都单一:

    每一种专项规划只涉及一种用地或一类用地,是对土地利用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规划内容和目标都比较单一。

    (2)规划方法手段多样: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研究对象各不相同,在规划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来完成规划的任务,因此,它不象总体规划那样具有比较统一的规划模式。

    (3)规划具体、实施性强、见效快:

    由于专项规划比较具体,有较强可操作性,比较容易实施,而且可在短时间内见效。

    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基本类型

    (1)土地开发规划:土地开发规划是通过对地区内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进行自然、社会、经济评价,确定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目标、方向和方式,确定土地开发规模,制定实现开发目标应采取的措施和途径。如宜农耕地后备资源开发规划,沼泽地、滩涂的开发规划。

    (2)土地保护规划:土地保护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从保障自身利益或满足社会需要出发,为防止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纠分及不合理占用等,以一定的政策、法律和经济技术手段,对某些地块或区域所采取的限制和保护措施。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

    (3)土地治理规划:由于人类和其他原因,对土地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破坏和退化,为了使土地永续利用,人为地创造土地生态的良性循环的途径和措施。如水土流失规划、盐碱地整治规划。

    (4)土地复垦规划: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生态条件,确定土地可恢复使用目标和方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5)土地整理规划: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土地可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国家措施。

    5、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组织形式

    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深度、广度及类型之差异,可分为以下组织形式:

    (1)按自然或经济区域组织

    (2)按行政区组织

    (3)按部门组织

    第十一章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1、土地保护概念

    土地保护,是采取各种科学技术手段,防止耕地面积减少和土地质量退化,对造成的土地资源污染进行防治,使土地生态平衡不遭受新的破坏。或可理解为土地保护是指对土地的可利用面积及其生产力的保护,它包括两个方面,即数量上保护,尤其是保护农业用地被不合理占用;质量上保护,保护土地的质量不下降。

    2、土地保护的类型

    土地保护从其性质来分,可分为土地产权保护、土地用途保护、土地质量保护三种类型。

    3、基本农田的定义

    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或定义为从战略高度出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人口增加对耕地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它不仅包括成片高产农田,还包括必须保护的,或已列入治理改造计划的中低产田。

    3、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定义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并且对基本农田明确保护级别、期限、位置、范围、面积,并以行政、经济、法律等综合管理手段实施保护的地区。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4、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内容

    (1)确定基本农田的保护面积:

    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确定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通过农产品需求量预测来推算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系数预测法;人口、耕地、建设用地的系统模型预测法;采用人口预留法,测算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2)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级

    基本农田保护区可以分为二级,要把生产条件好、产量高、长期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一级基本农田;把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高、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划为二级基本农田。一级基本农田是长期稳定规划地区耕地数量的基础。其面积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到人口高峰年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而从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年看,二级基本农田中的一部分耕地可能被各项建设占用。

    (3)明确基本农田保护范围、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

    根据基本农田的控制指标,定性、定量、定位逐地块的落实保护地块,划定保护区界线。

    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内的耕地。

    二是有良好的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田。

    三是蔬菜生产基地。

    四是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

    五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4)制订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国务院颁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保护和监督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5、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程序

    (1)准备工作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成立组织,思想动员,制订计划,物质准备和业务培训5个方面。

    (2)调查研究

    调查内容包括3个方面,一是规划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调查。二是对农作物分布及耕地分布和利用方式的调查。三是对农业生产水平,不同区域、不同地块耕地状况及生产能力的调查。

    (3)分析预测

    预测的内容包括规划年人口发展规模、各类农产品需求量、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测算。对于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的,可直接采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预测成果。

    (4)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

    (5)划区定界

    6、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

    (1)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基本农田需求量预测、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规划年内农业用地结构调整分析结果,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2)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逐乡镇进行核实,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确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时,不仅要考虑到规划期内基本农田的需求量,还要充分考虑到本地区人口高峰年的基本农田需求量,把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

    (3)确定基本田保护等级。确定基本农田保护等级的依据是基本农田的生产条件、建设状况、作物产量的高低及建设用地的需求等。一般情况下基本农田的保护等级可分为两级:一级基本农田,是指生产条件好、产量高的基本农田。二级基本农田,是指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高的农田。

    (4)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根据下级规划单位的耕地条件、农田单产水平及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下达到各下级规划单位,并编制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表。乡级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要根据各村的具体条件,把保护面积指标下达到村。

    (5)制订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实施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制度,基本农田损失补偿制度,基本农田的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等。

    (6)编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成果资料。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成果资料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文件),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说明和技术总结。

    (7)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审批。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可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报上级政府批准。

    7、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区定界

    县、乡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一经审批,县、乡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应按规划在实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界线,并设定标志。

    (1)实地制定保护区界线。以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文件和图件为基础,逐村实地踏勘,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界线,也可同时确定建设预留地范围。对规划图上的界线有不正确的地方,要及时向上级政府提出,经批准同意后,在图上绘制正确的界线。

    (2)设立保护标志。保护标志主要包括保护区界桩和保护标牌两种。保护标志的设立必须以规划图上保护标志的分布为依据。保护标志应设在保护区、片、块和分界线上。在村边、路旁及建设用地与保护地块矛盾突出的地段应设保护标志。保护标牌可每一个或几个保护片设立一个。

    (3)填写保护地块登记表及保护区面积汇总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格:

    ①护区地块登记表。该表以村为单位,统计到地块,由村负责填写。记载的主要项目包括:地块利用类别、地块面积、地块名称、所在图幅、权属情况、地块四至、作物产量等。如果是风景旅游区或其他保护区,要说明利用情况。

    ②基本农田保护区分类面积统计表。此表为乡(镇)级统计表格,主要对村级保护片块面积进行统计,表格主要记载的项目包括:保护片块编号、各级保护区面积、建设预留地面积、保护责任人、耕地保护率等内容。

    ③县(乡)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汇总表。此表为县或乡对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汇总的表格。

    第十二章 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1、土地开发的概念

    土地开发是人类通过一定的行政、经济、技术的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土地利用深度,以满足对土地不断增加的需求。土地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土地利用范围的扩大,即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如把荒山、荒滩、海洋等转化为可利用的土地;另一方面是指土地利用深度的开发,如把已经利用但利用尚不充分,生产效益低下的土地,包括中低产田、盐碱地以及城市基础设施不配套的老城区等加以改造提高,使其利用充分,效益提高。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土地开发是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土地的固有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土地利用空间与利用深度,充分发挥土地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的过程。

    2、土地开发的形式

    土地开发的形式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土地开发形式各不相同,就目前而言土地开发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荒地资源的开发;沿海滩涂资源的开发;闲散地资源的开发;中低产田开发;城市新区的开发及旧城改造;农村空心村改造和农村居民点的开发

    3、土地开发规划的任务

    (1)确定土地开发的目标和方向

    (2)制定土地开发规划方案,提出土地开发的具体措施

    (3)提高土地利用率

    (4)提高土地生产力

    (5)通过规划,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土地开发规划编制程序

    (1)初始商讨阶段。初期研讨会,提出问题,提出设想,确定开发目标。

    (2)准备阶段。包括组织准备和资料准备。组织准备包括人员组织和制订工作计划、业务培训等。资料准备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可开发土地资源调查,搞清土地可开发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了解土地的自然、社会及经济状况。

    (3)编制开发规划阶段。

    土地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待开发土地资源评价。

    确定开发方向、目标和规模。

    确定待开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土地开发方案的评价。

    确定开发方案。

    (4)实施阶段。制定开发措施,保障规划实施。着重从加强领导、制定优惠政策、合理组织开发形式等方面考虑,如:组织集体开发;确定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水平;确定规划的实施方法步骤,编制土地开发计划包括中期和年度开发计划,确保土地开发规划的落实。

    5、土地治理的一般概念

    土地治理,是在人类生产活动改变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同时,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或不同利用目的的低产土地和遭受破坏不能利用的土地进行改造治理,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平衡系统,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所谓生物措施即利用生

    6、土地治理类型

    土地治理类型包括:土地侵蚀治理、土地沙化治理、土地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治理、土地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治理、土污染治理、土地复垦。

    7、土地复垦的概念

    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的对象有:因挖损、塌陷、压占、化学污染造成破坏或废弃的土地,因道路、渠道、居民点迁址改建而闲置的土地,因自然灾害破坏的土地,荒芜废弃地等。

    8、土地复垦规划

    土地复垦规划对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可以根据社会经济生态条件,确定土地可恢复使用目标和方向,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9、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土地整理的内容可以从土地整理的对象和整理的目的两方面来归纳。

    (1)从土地整理的对象看,土地整理包括农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

    农地整理是我国目前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当前所说的土地整理大多指农地整理。从我国目前农地整理的实践看,农地整理的内容有:①农地整理,主要指耕地整理,包括耕作田块归整,田间道路、灌排渠系、防护林带整治等。②低产地改造,包括中低产田、中低产林、中低产园、中低产水改造,低产土壤改良等。③未利用地开发,包括荒草地、沼泽地、盐碱地、裸土地、滩涂、苇地及其它未利用土地的开发利用。④小流域综合整治,包括山区、丘陵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退耕、土壤改良、耕作措施改变、田林水统筹规划等。

    建设用地整理是对城镇、村庄、工矿用地按其发展规律和规划要求进行调整改造,或对交通、水利及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利用。内容包括:旧城区拆迁改造,城镇、工矿区闲置土地盘整,村庄改造,各类废弃地复垦,坟地撤并。

    (2)从土地整理的目的看,土地整理包括资源性整理和资产性整理

    资源性整理即为进行合理的资源利用而进行的土地整理,它以实物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主要内容。资产性整理主要是为确保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而进行的土地整理,它是以土地价值重组和实现为启动,以实物土地为载体的一种配置过程。狭义地说,目前我国开展的农地整理可以归为资源性整理,城镇土地整理、工矿闲置地盘整可归为资产性整理。资源性整理和资产性整理的目的和运行方式虽然不同,但两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总的来说,资源性整理是资产性整理的载体。

    10、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的评价和指标

    (1)经济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规划方案满足物质效果和经济利益的程度。

    首先是物质效果,包括物质资源的节约与合理利用,产品的质量、品种及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等;二是经济利益,包括劳动的消耗、劳动的占用,具体的说,就是产品的成本、资金的占用、产值和利润的高低等。

    (2)经济效益指标,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效益分析,主要是研究土地的投入产出的关系。其内容包括:社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率,土地纯收入,费效率等。

    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指标

    (1)生态效益评价主要指生态环境效益,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效益评价包括内容较多,主要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所需要的林副产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经常采用的评价指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涵养水源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规划期由于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蓄水能力增加。分析有林地比无林地面积增加的蓄水量,再根据每立方水量所需水利工程造价,计算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②防止水土流失,森林固土能力增加,产生的经济效益分析。计算方法比较简单,用规划期内森林增加的面积乘以每公顷森林固土能力,得出总的固土能力。采用工程造价方法,计算出产生的经济效益。

    ③保持土壤肥力,减少肥料损失的效益分析。可从发生水土流失、土层变薄,有机质和肥料大量损失、地力下降从而采取措施进行弥补。为保持土壤同等肥力,必须放入等量化肥,按购买化肥所花经费计算其减少损失的经济效益。

    ④防护林网产生经济效益分析。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改变田间小气候,如提高地温,减小风速,减少田间蒸发,改变作物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效益分析。

    ⑤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效益分析。可根据本县林木种类、产量、产值,为社会提供的数量计算其经济效益。

    ⑥森林抗洪能力效益分析。森林在防洪除涝中产生巨大的作用,尤其在山区暴雨后,很易造成河流决口,洪水泛滥,水库和其他水利工程被冲垮等。如果森林茂密,就会防止和减少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⑦森林能够美化环境,给人们提供优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

    (2)生态效益指标: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能量产投比,光能利用率,有效灌溉面积,环境质量达标程度等。

    总之,生态效益分析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其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的评价和指标

    (1)社会效益的评价,主要是指规划方案满足社会各部门对土地需要的程度。

    首先是评价方案对粮食生产满足的程度,其次是评价方案对外向型经济、城镇、工矿、能源、交通、乡镇企业等建设用地的保证程度。再次,是评价相应的满足创汇农业和国计民生所需农副产品的用地满足程度。

    (2)社会效益指标,包括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纯收入,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粮食、油、蔬菜、肉类、纺织品、日用品消费量,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恩格尔系数和吉尼系数等。

    第十三章 农业用地规划

    第一节 耕地内部规划

    1、种植结构的确定

    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即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两部分,以种植制度为中心,养地制度为基础。

    种植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果树、牧草等),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的布局问题;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几茬?哪一个生长季节或哪一年不种?即复种或休闲问题;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套种或移栽;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植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与连作问题;

    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以及农田保护等。

    作物种植结构是指一定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作物的种类、比例与结构。确定合理的种植结构必须综合考虑下列四项原则:即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用地原则);用地与养地结合(养地原则);因地种植,综合平衡(生态原则)和经济实效原则(经济原则)。

    确定种植结构的依据主要有:农作物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市场需求。

    2、耕地利用组织形式

    耕地组织形式就是落实作物种植结构和轮作制度的耕地利用方式。我国的耕地组织形式基本上有轮作区组成形式和耕作田块形式两种。

    3、耕作田块规划

    耕作田块是以田间道路、护田林带、末级固定沟渠所围成的地段,是进行田间耕作、生产管理、轮作倒茬和平整土地的基本单位。

    耕作田块的设计,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耕地单元自身的要素的规划,包括单元方向、边长、形状等;二是耕地规划单元地域范围内的田间工程设施(灌排沟渠、护田林带、田间道路等)的规划。

    规划单元的方向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单元的方向就是耕作与作物种植的方向,也是固定末级灌排沟渠、林带和田间道路的走向。

    确定单元方向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要有利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有利于田间机械作业;要有利于水土保持;要有利于田间灌溉;要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要有利于防风;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4、耕地地规划单元的大小和形状 确定单元大小要涉及三个问题,即长度、宽度以及面积。

    (1)长度:单元长度通常要求根据机械作业、土地平整、农田灌溉和排水等的要求来确定。

    总之,确定耕地单元长度要因地制宜,以最大限制因子的条件来确定其适合的长度。一般单元长度为500-800米,在个体承包制下,单元长度还应考虑承包规模的大小。

    (2)单元宽度:确定单元宽度时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田间机械作业的幅宽、末级固定渠道的间距和林带防风的距离。

    为了适应灌溉的要求,单元宽度一般以100-200米为宜。

    (3)单元的形状:为了适应田间机械作业的要求,单元理想的形状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其次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要求单元的两个长边相互平行,避免机械作业时留下狭长楔形地段而难以处理。在单元的规划设计中要尽量减少三角形地块,也不应有多角形。总之在设计单元时,要尽量使单元形状规整,避免或减少三角形的单元。

    5、田间灌排渠道的配置

    (1)固定灌排渠道的组合形式:灌溉渠系的田间工程主要指灌渠系的斗农两级。根据沟渠的作用和相对位置的不同,在平原区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灌排相邻布置;灌排相间布置;灌排合渠。

    (2)临时渠道的布置形式:)纵向布置(平行布置);横向布置(垂直布置)。

    6、防护林带布置

    (1)林带方向:林带方向应根据地区的主害风风向而定,可按风向频率图确定。主林带一般要求与主害风垂直布设,最大偏角不大于45度;副林带与主林带垂直配置,这样才能使防风距离最大。为了便于耕作管理,主林带一般要沿林块的长边布置,副林带沿田块的短边布置。当由于某种原因主林带不能垂直于主害风风向时,夹角一般不要大于30度。在平原农区由于田块基本是方田,林带沿田块四周布置,可以防来自任何方向的风,实际上已没有必要划分主、副林带。

    (2)林带间距:林带的间距过大,林带间的农田不能全部受到保护。林带间距太小,又会多占耕地。林带间距应依据林带的有效防护距离来确定。林带的防风间距一般为主要乔木树高的20至25倍,但是在15-20倍距离内才有明显的防风效果。不同的林带结构,防风距离不同(见林带结构)。在风害严重的地区,应把林带间距缩小15-20%。在平原农区林带的间距,主要是由田块的边长来确定。

    (3)林带的结构:所谓林带结构,就是林带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主要指林带的宽度、树种组成、种植密度和断面形式。一般分为紧密结构、透风结构和稀疏结构三种形式。

    紧密结构:是由多行树木组成的宽林带,一般由乔、中、灌三层树冠组成,上下枝叶稠密,好象一道挡风墙,中等速度的风几乎不能透过,透风系数为0.35以下。背风林缘的风速很小,但在离开背风林缘后风速迅速增加,很快恢复到原来的风速,防风效果较差。最小弱风区出现在背风面林带高的1-3倍,风速减少59.6-68.1%,相对有效防风距离为林带高的10倍。在30倍林带高范围内,风速平均降低30.6%。

    透风结构:是一种比较窄又没有灌木的林带,由单层或两层树冠组成,有透光的大空隙,林冠部分适度透风,树干部分大量透风,气流的主要部分经过透光空隙穿越,林带透风系数为0.35-0.60。最小风速出现在背风林缘后林带高的5-10倍处,而且风速降低的程度不大,相对有效防风距离为林带高的30倍范围内,以后风速就很快增大,但比紧密结构的林带增加缓慢,风速平均减低24.7%。

    稀疏结构:由2-3层树冠组成,有乔木和灌木。在乔木与灌木树冠层之间有不同的小空隙,空隙在断面上分布均匀,气流的主要部分从林带中穿过不改变其总的方向,透风系数为0.60以上。最小风速出现在距背风林缘后林带高的3-5倍处,风速减低53-56%,相对防风距离为林带高的25倍(按减低旷野风速20%计算),在距林缘47倍林带高处风速恢复100%。距林缘越远风速也就越大,在30倍林带高范围内,风速平均降低56.5%。这种林带防风效果好。

    (4)林带宽度:防护林带的宽度应能保证树种生物学的稳定性和更好的生长,同时又能保证有足够的防风效果。一般说来确定林带的宽度,应根据治理地区环境条件及防风要求确定。一般按林带防风效能值选择。防风效能值为有效防护距离与平均防风效率之积。若综合值大,防护作用大,反之作用小。

    7、田间道路规划 农村道路按其作用和标准的不同,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为村间路,是联系村庄之间和通往附近城镇的主干道路,为了便于大型运输工具以及农业机械的通行,路面宽度要在6-9米;二级路为村内交通路,也叫机耕路,应伸入田间地块,连接村内大部分主要田间路,为了便于机械往来通行,考虑调动农机具的需要,路面宽度不小于6米;三级路是供直接下地用的田间路,均沿生产田块一端布置,路面宽度4米左右。

    8、沟渠路林结合的配置形式 田间路和林带,一般沿斗、农级沟渠结合布置,其优点在于道路与渠岸一侧结合,节约用地。一般有如下几种结合形式:沟-林-渠-路;路-沟-林-渠;沟-林-路-渠。

    第二节 果园内部规划

    1、果园用地的选择

    (1)在平原区应选择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在丘陵地区,坡度不应超过30度;

    (2)坡向视地区气候特点而定,在北方宜选择阳坡,以便采光增温,在南方宜选择阴坡,以保持土壤湿润;

    (3)土质条件:土层厚度应在1-1.5米以上,底土宜疏松,以利果树根系发育;

    (4)地下水位应距地表1.5-2.0米以上。地下水位太高会影响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

    (5)避免风害的影响,切忌将果园选择在风口上;

    (6)果园附近有足够的水源,可以供灌溉和其他生产管理之用;

    (7)果园要有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

    (8)除大型果树农场,或有特殊需要的外,一般果园应尽量利用条件适当,较为零散或居民周围的边角土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从土地利用的总体安排上,要把较好的土地用作粮食生产,而将果园用地安排在山坡、河滩等地块。

    2、果园树种的选择

    (1)适地适树。

    (2)应考虑市场要求,选择经济价值高的品种栽培。

    (3)种植规模和树种类型要适当。从经营性质和销售条件出发,对城郊附近的商品果园和一般自给性果园,果树品种种类宜多样化,以延长水果供应期,丰富人民的生活。对交通不便的商品性果园,应重点选择1-2个树种的3-5个品种为宜,以利实行专业化管理。

    (4)注意品种搭配。根据果树的生物学特性选择适当的品种,为异花授粉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使早、中、晚熟品种组合适当,既合理利用劳力,又可取得果品市场的优势。

    (5)与土地规划其它项目,如绿化、水土保持等项目结合进行,充分发挥果园的效益。

    3、果园小区设计

    (1)果园小区的设计原则:小区布置达到使道路、林带占地少,从而使果园土地利用率最高;小区的配置结构便于生产组织管理;小区的规格与走向有利于提高整体防风效能;小区的规格与走向要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区的形状和边长有利于机械作业;果园小区的宽度至少为果树行距的5倍,以利于品种异花授粉;在灌溉地区,小区设计应服从灌溉渠系的设计要求;小区内土壤、气候、光照大体一致;便于防止土壤侵蚀。

    4、果园小区设计内容:

    (1)小区的面积:视果园规模、机械化水平、地形条件、田间工程规格而定。可由几十亩到几百亩。在平原,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大型果园中,小区面积宜大一些。

    (2)小区的形状:除无风平原地区以正方形为宜外,其它地区均以长方形为宜。

    (3)小区的长度:小区的长度要兼顾机耕作业与人工管理两方面的要求,因而边长不可过长,一般以300-400米为宜。

    (4)小区的宽度:根据沟渠和防风林带确定。

    (5)小区的方向:应与果树栽植行向一致,在平原区以南北向为宜。在主害风严重的地区,小区长边应与主害风方向相垂直。在山丘区规划果园,应注意水土保持,小区长边方向应沿等高线配置。

    5、果园田间工程规划设计

    (1)果园防护林网

    果园区外围防护林带:果园区外围防护林带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果园局部良好的小气候创造条件。一般可栽种行距为2-2.5米的速生林带3-5行,外侧再辅以灌丛1-2行。

    果园内部防护林网:一般果园小区边长和主林带的方向均与主害风方向垂直布置。在较大的果园,每隔1-2个小区设置一条主林带。必要时,沿果园小区的短边设置副林带。在林带和果树行之间留有林缘带,一方面减少林带胁地的影响,同时做果园内部道路用,供机械转弯与通行。

    在陡坡地区,每隔50-100米栽种一行灌丛以利于水土保持。

    (2)果园内道路网 果园道路网的布置应有利于果园条件管理与运输。一般有两种形式:在果园外围防护林内侧布置5米宽的道路;在果园内部防护林两侧配置道路(3-4米),果园小区之间起主干道路作用的宽度以5-6米为宜(两侧加设路肩1-2米)。

    (3)果园水源及灌、排渠系规划 在平原果园,主要水源为河流及水井。一般应将水源设置在果园中心位置。大果园则需设数个水源。

    在山地,水源则应设在果园的上部(水库、蓄水池等),以便自流取水。

    干渠比降在1:1000左右,支渠比降为1:500左右。支渠可沿果园小区短边布置,以利引水灌溉,灌水沟沿果园小区长边方向布置为宜。有条件的地区可规划固定式喷灌系统或滴灌系统。

    在平原果园还应规划排水系统,以暗管排水系统为最佳。

    (4)果园附属设施的配置

    第三节 林地内部规划

    1、林地分类

    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类。

    (1)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树种选择生长迅速,抗风力强,树冠以窄冠型为好,本身具有较好经济价值。

    (2)用材林。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在树种选择时,应注意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稳定性和抗病性等。

    (3)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品、油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种。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林。是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2、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树种的选择要考虑造林立地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还要坚持“生物、经济兼顾”的原则及造林的目的和要求。林木栽植的密度与林种有关

    防护林因防护的对象和作用不同而密度不同,如农用防护林要求有一定的结构和透风系数,应具有寿命长、生长稳定、速生、树形高大、冠幅紧密、少病虫害而与农作物又没有相同的病虫害等特点。而水土保持林,沟谷防护林等则要求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落叶丰富易分解、耐干旱贫瘠、适应性强等特点。

    用材林又可分大径级用材林和小径级用材林。适用于用材林的树种应具备速生、丰产、干形好、树质优等特点。

    薪炭林要求高密度和较高的生物量。薪炭林生长周期短,林木个体所需要的营养空间相对较少,只有密植才能充分利用空间,并促使树木营养多存树干,少生枝叶,从而提高薪炭林的质量,薪炭林密度在400—1000株/亩之间。

    经济林以生产果实、树脂、工业原料、木本粮油等主要为目的。在选择经济林的树种时,应注意被利

    第四节 畜牧业用地的规划

    1、畜群规模的确定

    放牧期畜群组成及规模大小考虑以下条件确定:畜牧场规模;牲畜的性别、年龄和生产力水平;畜牧场的组织、管理水平。

    2、畜群放牧地段面积的确定:已知放牧地段的计算公式

    放牧地段面积=(牲畜头数×放牧天数×每头牲畜每天的食草量)/单位面积草地的产草量

    (1)公式中各项参数的确定原则是:

    放牧天数的确定:根据一般情况,季节草地在生长期内的始牧期,以牧草萌发后15-20天为宜,也可根据牧草的高度判断。

    草地的终牧期,同样不宜过早或过迟。

    根据草地的始牧期和终牧期即可计算出放牧期的天数。

    (2)单位面积草原一定时期内实际生产的可食牧草叫做草原的基础生产力。不同地区,不同月份,不同类型草原,其基础生产力不同。值得提出的是,当草原在不同月份的产草量不一致时,应以其最高产量为计算标准,其它月份可辅以其它青饲料,否则将会造成草原在产草高峰季节的饲草浪费。

    (3)每头牲畜每天食草量与牲畜的种类、饲养方式有关,当牲畜可以得到部分青储饲料和其它多汁饲料时,每天需要的食草量相应减少。

    (4)牧草轮作的影响,在实行牧草轮作的地区,不是所有的草地都参加放牧,其中有部分草地处于非放牧休闲状态。这一因素在确定放牧地段面积时不能忽略。

    3、轮牧小区的数目和面积的确定:轮牧小区的数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轮牧周期

    轮牧小区数= +休闲区数

    小区内放牧天数

    式中:轮牧周期--为放牧地段内,每个小区从第一次放牧到下一次放牧相隔的时间。轮牧周期=每小区放牧天数×分区数目

    小区内放牧天数--小区内放牧天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牧草再生高度的限制。牧草在生产旺盛时期每天可生长1-1.5厘米。在牧草生长到5-6厘米时,牲畜必须转移,以免新草被牲畜吃掉。小区内放牧天数一般确定在5-6天。

    关于轮牧小区的面积,须首先确定分配给每个畜群的季节牧场面积,再除以小区数,即得小区面积。

    4、轮牧小区的形状与规格

    形状:轮牧小区的形状以矩形为宜。

    规格:轮牧小区的规格指小区的长度和宽度。

    宽度--以满足畜群放牧往返回转的需要为准。

    长度--小区的长度应与牲畜每天往返行走的适宜距离相适应。

    5、轮牧小区的放牧组织

    (1)一区连续放牧指在整个放牧季节内不受限制的放牧方式;

    (2)季节性重复放牧指草场每年同一时期放牧方式;

    (3)轮牧指畜群按规定轮牧计划从一块草地转向另一块草地的放牧方式;

    (4)迟延放牧指在草类种子成熟以前不进行放牧的方式;

    (5)休闲轮牧制指多种轮牧方式联合使用。

    6、畜圈配置:畜圈的环境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保证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休息条件;

    (2)畜圈位置适中,以缩短驱赶距离;

    (3)便于组织管理;

    (4)远离主干道路、死牲畜埋葬地、传染病病源区;

    (5)地势高燥,具有一定的坡度,有方便的入口和通道,有遮荫的地方。

    7、畜道配置:设计畜道的原则是驱赶距离短,占地面积小,道路宜多不宜宽,定时更换畜道。

    畜道分为三类:

    (1)主干牲畜道--连接放牧地段、饮水处、野营地、饲料轮作区等的道路。

    (2)主要牲畜道--指在轮牧区内部,保证各轮牧区之间与饮水处、野营地等的联系的道路。

    (3)临时性畜道--指在利用人工放牧地时,在饲料轮作的田区内部建立的道路,它的作用是保证由放牧地向野营地和饮水处驱赶牲畜通行方便。

    第五节 水产养殖用地规划

    一、人工养鱼池用地的选择应考虑如下几方面的条件:

    1、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2、土质要适宜,地形平坦。

    3、交通和供电方便。

    4、天然饲料资源丰富。

    5、注意防洪安全。按25年一遇标准考虑洪灾概率。

    二、特种水产养殖规划

    1、养鳖池的设计

    (1)对环境要求

    (2)场址的选择和设计

    2、养龟池的设计

    (1)对环境要求

    (2)场址的选择和设计

    第十四章 居民点用地规划

    1、居民点,或称“聚落”,是指居民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它是由建筑群、道路网、绿化系统以及其它工程设施等物质要素所组成的综合体。根据其性质和人口规模,可分为城市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

    2、居民点的分类

    我国居民点分为城市型和农村型两大类。城市型居民点由于行政建制的不同,一般又可分为市和建制镇两类,我国的市按其人口规模分为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城市(指人口在50万以上,不足10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的城市)、小城市(人口不足20万的城市)四类。建制镇还包括独立工矿区或旅游服务基地等。农村型居民点是指未建制镇和村庄,村庄依其规模大小,又可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

    3、城镇化

    由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程度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因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城镇化,就是指这两个方面的转化。

    4、小城镇体系

    县域小城镇体系是指在县域范围内,相互联系和协调发展的居民点群体网络。

    5、小城镇体系的结构层次

    小城镇体系一般由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四个层次组成。中心镇常常是小城镇体系中的带头镇,经济实力最强,经济联系最广,是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推动附近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设有配套的服务设施。一般镇是乡村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和服务中心,多数是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一般镇具有组织本乡(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职能,设有比较齐全的服务设施。

    村庄是农村中组织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居民点,它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两个层次。中心村一般是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设有为本村和附近基层村服务的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基层村一般是村民小组所在地,设有仅为本村服务的简单的生活服务设施。

    6、小城镇体系布局应考虑的因素有

    要有利于工农业生产,方便于生活;要考虑小城镇的交通条件;要考虑建设条件的可能;居民点的分布要均衡;珍惜土地,节约用地。

    7、小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1)便于组织生产与生活。居民点位置应当适中,尽量位于所经营土地的中心,使其有均匀的服务半径,便于生产的领导,相互间的联系;便于组织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考虑主要生产企业的布局,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方便生活而言,要满足人们工作、学习、购物、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科技活动等方面的要求。

    (2)便于运输。居民点用地最好靠近公路、河流及车站码头,并与农田之间有方便的联系,这样,有利于物资交流,方便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但不要让铁路、公路、河流等横穿居民点内部,影响卫生和安全,减少桥梁等建筑的投资。

    (3)宜于建设。居民点用地要选择在地势、地形、土壤等方面适宜建设的地区。用地应无洪水淹没、地层断裂、滑坡等威胁,或由于地下开采导致沉陷的地带。一般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而干燥,日照条件好的地区,地震裂度在7度以上的地区,建筑应考虑抗震设防。用地选择时还应尽量利用原有基础,少占或不占良田,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卫生保健要求。居民点用地尽可能选在依山傍水,自然风景优美的地区,并且应接近或有充足的水源。不宜选择在有地方病(克山病、大脖子病、麻疯病)的地区,还应远离基地,保证居住区位于工业区和畜牧场的上风位和上游,避免“三废”和臭气污染,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8、确定居民点性质

    居民点的性质,是指一个具体小城镇或村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处的地位与职能、特点与发展方向。它制约着居民点的经济、用地、人口结构、规划结构、居民点风貌及建设等各个方面,因此,正确确定居民点的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9、确定居民点性质的依据

    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县域规划;资源条件;生产基础

    10、确定居民点规模

    居民点规模指的是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但用地规模随人口规模而变化,所以居民点规模通常以人口规模来表示。

    11、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概念

    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是在居民点性质和规模基本确定之后,在居民点用地适用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与要求,对居民点各组成用地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居民点用地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居民点用地功能组织。

    12、居民点用地适用性评价

    根据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否适宜于建设,通常划分为三类用地。

    第十五章 道路交通规划

    1、远景交通量的预测

    (1)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方法

    交通量的预测方法最常用的是回归模型预测。

    (2)远景交通量预测程序

    远景交通量包括基本交通量和增长交通量。

    2、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运距和服务范围

    对客运来说,其主要的特征是速达性,因此,运输速度越高,客运的适应性就越强。

    对货运来说,虽然也要求速达性,但运费低则是重要的条件。一般在200公里以下的短途运输中,汽车运输占绝对优势,200-500公里的中途运输,铁路和内河航运的比重增加,而在500公里以上的长途运输中,铁路和水运占绝对优势。至于飞机,由于运费特别昂贵,一般不适合货运。

    3、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

    公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防护工程、排水设备,此外,为适应行车还应设置交通标志、加油站、路用房屋、通讯设施、附属工厂及绿化栽植等。

    (1)路基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必须稳定坚实。根据路基标高和原地面关系,一般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高于天然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天然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称为半填半挖路基。

    (2)路面 路面是直接承受车辆碾压的行车地带,通常是用各种坚硬材料做成的,它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平整度和粗糙度,其宽度是根据行车需要来确定的。

    (3)路肩 路肩是指路面两侧路基边缘以内的地带,它是用来支持路面,临时停靠和供行人步行之用。

    4、公路的分级

    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将公路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一般能适应的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

    一级公路--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矿区,可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一般能适应的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5000-25000辆。

    二级公路--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任务繁忙的城郊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5000辆。

    三级公路--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的一般干线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辆以下。

    四级公路--沟通县、镇(乡)、村等的支线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辆以下。

    按其技术经济性质和使用特点,不同等级的公路需铺设不同的路面。路面分为高级、次高级、中级和低级四个等级。

    5、各级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1)行车速度 它是指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公路受限制部分(如弯道)所能允许汽车达到的最大行车速度,是公路路线规划设计中的主要指标和依据。

    (2)路面宽度

    (3)路基宽度 公路路基宽度为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当中设有中间带、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时,应包括这些部分的宽度。

    (4)平曲线半径 公路在平面转弯处形成的圆弧称平曲线,圆弧的半径即为平曲线半径。

    (5)停车视距 为了保证汽车行驶的安全,应使驾驶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称为停车视距。它由三部分组成,即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

    (6)纵坡度

    6、公路的选线及其方案择优

    (1)所谓公路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的全过程。

    (2)选线原则

    1是要适应远景交通流向和运输量的需要;

    2是因地制宜;

    3是要根据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布局状况,做到路线顺直短捷,节约用地;

    4是要与其他交通线路布局协调统一,形成一个较为完善合理的交通网;

    5是要经济合理;

    7、水运航道规划

    (1)水运航道是江河、湖泊、水库、渠道及港湾等水域中供一定标准尺度的船舶航行的通道,可分为天然航道和人工航道两类。

    (2)水运航道规划的基本内容如下:

    1航行条件的分析

    航行条件是指为适应船舶安全航行必须具备的航道的自然条件和通航设施状况,包括航道及跨道建筑物的尺度、航道建筑物的尺度和运用情况、水流流速、风浪以及航行标志情况和通航期等。

    2航道等级的确定

    根据国家统一的航道标准,将已有的航道或计划开发的航道确定级别。我国将通航载重50t~3000t船舶的航道分为六级。规划时应根据航道的航行条件及航道开发的可能确定其等级。

    3航道建设工程规划

    根据航道的航行条件和通航标准的要求,制订具体的建设工程规划,包括修建水工建筑物、疏浚、炸礁等工程项目,以使航道经过整治后,在航道宽度、水深、曲率半径和水流条件等方面能达到航道等级的要求。

    8、港口码头用地规划

    要做好港口码头的用地规划,其规划基本内容有:

    (1)港址的选择

    港址选择要求:①船舶能安全方便地出入;②进港航道和水域必须稳定;③能保证容纳计算船型的水深要求;④有足够的陆域(港口的陆上面积);⑤有方便的陆上交通。

    (2)港口沿海水域规划

    港口水域包括进港航道,供船舶避风和调动的停泊区及水上装卸作业等。进港航道是为船舶自主航道安全驶向码头而设置的,当船舶顺流抵港时,由于船舶靠停码头必须顶流,因而必须调头,所以码头前的沿海地区应留有3~4倍设计船宽的水域。停泊区(港地、锚地)为避免形成波浪,其长度不宜超过lkm,其宽度应满足停船数量和转头的要求。

    (3)港口码头陆域规划

    港口码头陆域包括作业区用地和港口后方用地两部分。前者区内布置各种港口设备(装卸机械、前方铁路或公路段、货棚或仓库等);后者区内设置各种辅助设备和管理建筑(修理厂、车库、消防站、办公室及文化福利设施等)。码头线长取决于停靠的船位数和船距(一般为0.1~0.15倍船位长度)。

    9、铁路用地规划

    铁路线路是行驶铁路机车车辆的路线,由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和轨道等组成。按线路数量划分,铁路可分为单线、复线和多线铁路;按轨距划分,则可分为标准轨距、宽轨和窄轨铁路。

    铁路是一项大型建设工程,通常由国家统一规划和经营,也有一部分由地方修建和经营。

    轨距是指一条线路两钢轨轨头内侧之间的距离。限界是指机车、车辆与邻近线路的设备或建筑物之间距离。线间距是指两条铁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10、航空运输用地规划

    航空运输是一种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它除了承担客货运输外,还有多种专业性用途,如飞播造林、护林防火、航空摄影、航空探矿、测绘地图、地质调查、铁路选线、防治虫害、人工降雨和抢险救灾等。

    第十六章 水利工程用地规划

    1、农业灌溉用水

    农业灌溉用水包括种植业灌溉用水和林、牧业灌溉用水。农业灌溉用水保证率,在以旱作为主的条件下,宜选择50%和75%两种保证率。

    (1)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定额

    农作物需水量一般指农作物在田间生长期内植株蒸发量和棵间蒸发量之和(又称腾发量),一般通过灌溉试验确定。

    (2)灌溉制度和灌溉定额

    灌溉制度指在一定气候和农业栽培技术条件下,使作物获得某种计划产量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灌溉的一种制度,它包括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灌溉定额为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3)、综合灌溉定额

    在确定了作物种植结构以后,应依据各种作物的设计灌溉定额,计算综合灌溉定额。

    (4)设计灌溉面积

    (5)渠系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η)指净灌溉用水量(W净)与毛灌溉用水量(W毛)之比值。

    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灌溉用水量预测考虑以下因素:灌溉面积的发展;不同保证率情况下的不同灌溉方式;不同作物组成及灌溉定额;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提高。

    2、可供水量一般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考虑需水要求,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3、灌溉渠道规划

    (1)灌溉排水渠道在水源和容泄区水位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获得最大的自流灌溉和排水面积。根据这项原则,灌溉干渠应尽可能布置在灌区的最高地带或沿分水岭布置,选定较小的纵向比降。

    (2)渠道布置应保证工程费用少,渠道输水损失小。

    (3)渠道选线应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4)上级渠道的布置应为下级渠道的合理规划和土地规划其他项目的合理布局创造良好的条件。

    4、排水沟道规划布置

    排水沟系和灌溉渠相似,一般可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沟道,对其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原则:

    (1)各级排水沟要布置在各自控制范围的最低处,以便能排除整个排水地区的多余水量。

    (2)干沟出口应选择在承泄区水位较低和河床比较稳定的地方。

    (3)下级沟道的布置应为上级沟道创造良好的排水条件,使之不发生壅水。

    (4)各级沟道要与灌溉渠系的布置、土地利用规划、道路网、林带和行政区划等协调。

    (5)工程费用小,排水安全及时,便于管理。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Copyright © 河北农业大学   中国河北保定灵雨寺街289号      邮编:071001